武 妍 女,1999年11月獲工學博士學位。2000年10月至2003年3月于復旦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博士后流動站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0年12月起任同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副教授,2005年6月起任同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2006年起任博士生導師。
主要學術任職包括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神經網絡與計算智能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粗糙集與軟計算專業委員會委員。
研究領域覆蓋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神經網絡、模式識別、圖像處理與智能無人駕駛等方面。
目前主講的課程有本科生的《數據結構》、《人工智能原理》、《機器學習》等,研究生的《人工智能原理》、《計算智能技術》和《人工神經網絡》等。
負責和參與完成的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鐵道部科技發展計劃項目1項,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項目1項,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上海市博士后資助項目1項,以及其他項目10項。
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在《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Circuits and Systems》、《Scientific Reports》、《Neurocomputing》、《Journal of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Biomedical Engineering / Biomedizinische Technik》、《Soft computing》、、《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電子學報》、《計算機研究與發展》、《紅外與毫米波學報》等國內外學術刊物及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120多篇,其中60多篇被SCI/EI收錄,主編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21世紀高等學校教材《Visual Foxpro程序設計教程》(第二版)(2007)和《Visual Foxpro程序設計上機實驗指導》(第二版)(2007)。參與編著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智能視覺圖像處理―多通道圖像的無監督學習方法及其他方法》(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