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學校關于打造智能制造新高地的戰略部署,同濟大學企業數字化技術教育部工程中心通過歷時兩年技術對接和企業調研。應煙臺經濟開發區管委會邀請,于2018年8月24日在山東煙臺市成立山東分中心。
工程中心主任張浩教授帶領科研團隊出席本次分中心掛牌儀式。“分中心的落戶,是繼同濟大學煙臺研究院后同濟大學與開發區的再度合作,這必將會為區內世界500強企業提供更優質智能制造新服務,助力制造業向智能制造邁進。”開發區管委相關負責人說。
此次揭牌的分中心項目,設立常駐科研團隊,總投資3000萬元,主要從事智能制造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工作。通過推進高校成果轉移轉化,引入相關項目、資金落戶開發區,培養智能制造技術人才,提高煙臺及其周圍區域的智能制造科研開發和技術服務水平。分中心落地運營后,預計三年內,通過管理和技術服務、科研成果轉化、國家項目申報、人才引進等方式,為區內企業新增產值15億元,累計新增利稅超過2億元,并帶動新增投資額5億元以上。
目前,煙臺作為全省新舊動能轉換“三核引領”之一的重要組成部分,開發區正通過創新驅動發展,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今年圍繞“三個中心、一個示范區”的戰略布局,開發區出臺《關于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的實施意見》,制定了系列扶持政策,全力推動實施智能制造“1221”工程。
預計2020年,開發區工業增加值將突破11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5000億元。到2024年,以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醫藥健康、新能源汽車、現代海洋為主導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優勢突出,分中心的成立將助力開發區建成全國產業智慧化的先行區和高端制造產業發展的示范區。(趙榮泳)

開發區領導孫賦欣副主任和工程中心張浩主任為分中心揭牌

開發區管委領導和分中心科研團隊代表合影

開發區企業代表和分中心科研團隊進行智能制造技術交流